川农学子三下乡,学习“酵素堆肥”护生态

2019-07-21 01:07:23 · 作者:编辑部  
为响应“千乡万村”以及“三下乡”号召,来自四川农业大学的“绿色分类者”团队于7月16日在临石村进行了农户调研,参观了有机堆肥并深入了解酵素制作过程,收货颇多。

驻足堤岸,放眼欲望,满目澄澈。谁问碧波何处向?水草依依,蓝天长河。

这里是成都市唐元镇临石村——成都市国家二级水源保护地。

为响应“千乡万村”以及“三下乡”号召,四川农业大学环境保护协会组织了一支“绿色分类者”八人团队,前往临石村进行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旨在学习临石村优秀的保护环境措施,为成都干净水源做出自己的贡献。

7月16日,带着浓浓的好奇,实践团队跟随覃甫祥的脚步,前往农户家中参观有机堆肥并深入了解酵素制作过程。作为成都市极其重要的水源地,临石村在环保方面下足了功夫:这里的村民水质保护意识十分浓烈:村民自愿并且无偿组成河流研究会,在行动上带头使用有机堆肥,并将酵素的制作与使用积极推广到每家每户。

有机堆肥替化肥,生态农业向前迈

“我是有机堆肥志愿队的,使用有机肥料做农业,不使用化学农药以保护水源不受污染,我们义不容辞!”临石村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刘大姐——也是本村环保志愿队的一员这样说道。临石村村民们对于生物有机肥料的制作颇有自己的见解与方法:“杂草按时间先后堆入池中,温度升到五六十度后,再等它下降到四十度左右就要进行翻面——将后入池的翻到先降解的下面,如此循环三四个月,最终才能形成整池的有机堆肥。”

自制堆肥使用的是田间废弃的杂草、秸秆等,避免了户外焚烧带来的大气污染,为农作物施肥开辟了清洁生产的道路,从源头上避免了化学肥料的使用,为居民提供更生态无污染的“餐桌美食”。

自制酵素换洗涤,日常生活低污染

除堆肥外,村民们日常生活很少使用化学洗涤剂,洗头洗澡都用自制酵素。“按照三分果蔬,一份红糖,十份水的比例做成发酵前的原液,密封好后每天还要松盖通气,坚持半年以上,酵素才算真正做好。”谈到自家的酵素,江英华露出一脸自豪:“自从使用酵素以来,我们家就从来没用过洗衣液、洗洁精。”听到江阿姨的一番话,队员们纷纷赞叹。

发酵好的酵素用处十分广泛:可用来洗菜、洗衣服甚至洗脸洗澡。这种天然无污染的洗涤剂为村民节省了购买洗涤剂的费用,更为环保事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据悉,临石村在成都未正式实行垃圾分类之前就做好了该工作的初步构想并率先实行。队员罗钰涵表示:“临石村居民有着清晰的水质保护意识,对于这项工作,他们也将理论层面落到了实处,并坚持不懈的做着。此次寻访,我们学到了许多!”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