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知行为一,笔墨里的破冰之旅

2019-08-06 12:19:21 · 作者:编辑部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珍宝。然而当它面对日益便捷的印刷文化时,常常会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为将其洗尽铅华、重新走近这“无言的诗,无形的舞”, 安徽师范大学“志愿进社区,印象长三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大砻坊分队赴社区与孩子们共同经历了一场书法的“破冰之旅”。从“一”开始,知无涯横竖撇捺、方方正正的汉字,在小朋友们眼里变得生动活泼起来:第一眼,甲骨文是图画,无言却自成画派,隶书是扁平的大字,楷书是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珍宝。然而当它面对日益便捷的印刷文化时,常常会与现代生活渐行渐远。为将其洗尽铅华、重新走近这“无言的诗,无形的舞”, 安徽师范大学“志愿进社区,印象长三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大砻坊分队赴社区与孩子们共同经历了一场书法的“破冰之旅”。

从“一”开始,知无涯

横竖撇捺、方方正正的汉字,在小朋友们眼里变得生动活泼起来:第一眼,甲骨文是图画,无言却自成画派,隶书是扁平的大字,楷书是方方正正的“我们写的字”,草书是“看不懂”的代名词,而行书则是“草”化的楷书。孩子们争先表达自己对书法的看法。从“一”字开始,笔尖与宣纸的轻轻摩擦让墨气的清香在教室中弥漫。老师宜宇欣手持毛笔为同学们演示,一点、一横、一撇、一捺之间处处彰显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同学们不时传来阵阵惊叹。

长期参与书法培训学习的张孝君对本次特色课程展现了浓厚的兴趣,“老师老师,既然欧阳询和柳公权的字被称作欧体与柳体,那么我们写的字叫什么体呀?”不待老师回答,同桌耿慧便抢先答道:“当然是张体喽。”一时间课堂上的小朋友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容也悄悄爬上爱心支教老师的嘴角。

【传统文化】知行为一,笔墨里的破冰之旅

虽然有着部分学生的热情支持,宜宇欣谈及书法的未来仍显忧心忡忡。面对同学们对众多书法基本知识的不解甚至是拒绝了解的态度,她说道:“这段时间思前想后了很久,虽然十分希望能够带领孩子们走进书法世界的新天地,但课堂时间限制和小朋友们年龄的差异分布,如何令课堂全体参与、进一步展开师生互动性交流仍旧是书法教学上的难题。”为此她特意从王羲之与“鹅”的因缘、颜真卿的《祭侄书稿》为叙事点开始讲起,向孩子们分享老一代文人酬唱互答一系列的有趣故事,故事为体,文化为隐,在寓教于乐中透露出千年书法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脉络。

归而为一,抱赤心

 知之而后行。孩子们与书法初步相识后,教学进入了实践阶段,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毛笔。先学握笔,大手握小手,手指微曲,握住的是笔,提起来的是心。一笔轻,一笔浓,起起落落,充满着初学者的稚气。孩子们一个个提笔上阵,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似将要将他们的欢乐与忧愁一同写下。“一、木、天、云、和”,还有一枚枚小小的姓名,都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成了形。时间在一撇一捺的笔尖里悄然流过,课程时间接近尾声,有些小朋友还在疾笔奋战,家长们也加入到书法的行列中来,为孩子们“出谋划策”。

“真没有想到大家都这么热情。之前有家长表示希望减少此种类似于‘兴趣班’的课程,现在看到家长们对小朋友练习书法的支持与鼓励,我们所做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一位志愿者说道。以书法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兴趣、文化、传统的大门,以童真之心完成人生第一幅书法大作,孩子的赤诚,更能彰显出书法的本来模样——原始的、天真的、不杂匠气的,自成一体。一堂实践课,穿越千年时空,让孩子们体味了书法艺术的韵律,也传承了古韵墨香的意趣。

【传统文化】知行为一,笔墨里的破冰之旅

安徽师范大学“志愿进社区,印象长三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大砻坊分队将书法艺术作为“开学第一课”,让同学们在笔墨流香中打破与书法艺术的层层坚冰,亲身接触,进一步感受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

孩子是文化的未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应从孩童始。书法走进课堂,有利于拉近孩子们与书法的距离,增进了解、继往开来。志愿者们也在此次活动中感悟良多,今后的日子里会更加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承担起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坚持书法教学,帮助小朋友们在书法学习上有所裨益,也让自己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书法路也是传承路的第一步,知而后行、知行合一,人生亦如书法学习一样,要在实践中扣好第一颗扣子。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