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2020—2021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内蒙古大学创建于1957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学校于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一省一校”),2016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流大学建设支持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建校以来,内蒙古大学践行“求真务实”的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形成了“团结、严谨、求实、奋进”的优良校风和“立足边疆、面向全国、育人为本、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培养各类人才17万人,许多毕业生已成长为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高级领导干部、企业家、社会活动家和各行业的骨干力量,有4人成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校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另有1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级重点研究平台;95个本科专业,4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西部卓越基层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学校。
一、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办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
1. 办学目标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内蒙古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求真务实”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扎根边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 本科人才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北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致力于培养崇尚真知,追求卓越,具备健全人格与强健体魄、宽厚基础与创新能力、全面发展与个性魅力、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促进地区进步、时代发展的带头人与骨干人才。
(二)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学校现设本科专业95个,分属11个学科门类,包括哲学1个、经济学4个、法学6个、教育学1个、文学10个、历史学3个、理学13个、工学25个、农学1个、管理学12个、艺术学19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国家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自治区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6个、自治区品牌专业48个。
专业设置所属学科门类情况一览表
七、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措施
(一)存在问题
一流本科教育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工程,学校夯实这一基础工程还面临严峻挑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需持续深化;学科专业规模与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保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广大教师投入并创新教学的内在活力需要进一步激发;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有待进一步健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下一步工作方向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完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立健全“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机制体制,构建实施一流本科创建计划,持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改革完善学生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 构建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优质教育资源有效集成和配置,强化本科教育基础地位。健全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国家紧缺人才预警,优化专业结构。对标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三级认证”“四新专业”“六卓越一拔尖”和新一轮审核评估目标要求,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打造一批具有领先优势、特色鲜明的一流本科专业。对标课程建设“双万计划”目标要求,推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定期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多学科融合、产教融合、本研贯通的课程体系。加强主干核心课建设,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改革教学内容,提升学业挑战度。加强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建设,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强化教材编写审查和遴选使用管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综合型实验、创新性实验课程质量,推动科研创新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加强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测,建立集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于一体的多维度教学质量评价与保障体系。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严格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过程管理,健全学位授予质量把控机制。建立教授开放日,健全导师制。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和个性化指导服务,构建“全员参与、全程引导、全面服务”的就业创业工作体系。
2. 加快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持续优化“以学生为中心,学+教+创新实践体验”三元支撑新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项目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着力点,深入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开展双学位、主辅修、微专业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机制。持续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充分发挥“互联网+”“挑战杯”等大赛引领作用,强化科研实践和创新创业教育。拓展实践实习基地的数量、类型和层次,推动校地、校企、校所等深度合作,引导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完善学分互认相关制度,建立有利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创新、交叉、开放、共享的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