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全国高考文科、理科综合和英语试题评析公布!

2021-09-07 00:27:10 · 作者:编辑部  
2021全国高考文科、理科综合和英语试题评析公布! 6月8日,高考进入第二天。考生进行了文科、理科综合科目和英语科目的考查。对于这几科,在今年试卷中,有怎样的命题?又有哪些考查要求呢?我们一起来看! 从教育

2021全国高考文科、理科综合和英语试题评析公布!

 

  6月8日,高考进入第二天。考生进行了文科、理科综合科目和英语科目的考查。对于这几科,在今年试卷中,有怎样的命题?又有哪些考查要求呢?我们一起来看!

  从教育部考试中心了解到,这些试题强化基础性综合性考查要求,发挥“以考促学”积极导向作用。通过情境设计提高能力考核的有效性,稳步提升命题质量。

  物理

  2021年高考物理全国卷命题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依托高考评价体系,强化基础性考查,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灵活性,深化关键能力考查,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教学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1.强化基础性考查,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和教材

  2021年高考物理命题进一步丰富基础性考查的内涵,拓展考查的方式方法。物理概念和规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础性内容,是学生形成和深化物理观念的重要途径。物理命题依据课程标准,贴近中学物理教学实际,创设典型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引导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程标准和教材,注重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加强对基础内容的融会贯通,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和深化。如:全国甲卷第17题创新试题呈现方式,给出某原子核经过α、β衰变后的中子数和质子数的图象,考查学生对α、β衰变机制的理解;第19题以电场中的等势面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等内容的系统理解;第24题设计无动力小车通过减速带的情境,考查学生对机械能、功、动能定理等核心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运用。再如:全国乙卷第14题以小车、弹簧和滑块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考查学生对多质点系统的动量和机械能是否守恒的理解和掌握;第15题设置一负电荷固定在接地金属平板上方的情境,考查学生对电场强度、等势面、电势能等概念的深刻理解;第20题设计不同荷质比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情境,考查学生对类平抛运动规律的掌握。

  加强基础实验的考查,有利于考教衔接,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认真开展基础性实验,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实验能力。2021年高考物理命题加强对基础实验的考查,如全国甲卷第23题探究小灯泡的伏安特性,全国乙卷第23题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这些实验均是教材中的基础实验。

  2.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加强学以致用

  2021年高考物理命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设计与生产实践、体育运动、科技前沿等方面紧密联系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引导学生注重学以致用,在真实问题的解决中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如:全国甲卷第15题以一种传统游戏“旋转纽扣”为情境,考查学生对圆周运动规律的理解与应用;第18题以执行我国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环绕火星椭圆形停泊轨道为情境,考查学生运用开普勒第三定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拓展学科视野,关注国家科技进展,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再如:全国乙卷第17题以医学治疗中常用放射性核素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半衰期的理解和应用;第18题以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情境,呈现银河系中心附近的恒星多年的运动轨迹,考查学生从图象中获取运动的周期,以及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前沿科技领域;第24题以运动员拍篮球创设情境,考查学生对动能、功、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与应用,引导学生增强体育锻炼,渗透健康第一的理念。

  3.增强试题的灵活性,引导学生培养关键能力

  2021年高考物理命题通过丰富试题的呈现形式、设置新颖的问题角度等方式,增强试题的灵活性,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引导学生培养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如:全国甲卷第16题提供了一根无限长通电直导线所产生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与距离的关系,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的叠加原理处理新信息的能力;第21题设计了质量相等、横截面积不同、匝数不同的两线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力公式、电阻率公式、密度公式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第25题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偏转为情境,要求学生能够将题干的约束条件用数学公式表达,对学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较高;第34(2)题要求学生理解“此后每隔?t=0.6s两者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含义,能够分析质点A、B振动的关系,对学生推理能力要求较高。再如:全国乙卷第21题通过呈现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及木板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要求学生综合分析2幅图象的特点,建立物块和木板的整个运动过程,能够提取图象中的关键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对学生信息加工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第25题对常规的金属棒在导体框上运动的情境进行了创新,呈现导体框和金属棒在斜面上下滑经过磁场区域的情境,研究对象、研究过程和受力情况更为复杂,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化学

  2021年高考化学命题坚持稳中求进的总体原则,持续稳妥推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命题充分发挥化学特点,精选试题情境,弘扬学科核心价值,创新呈现形式,优化设问方式,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突出考查关键能力,助力基础教育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稳步推进。

  1.加强核心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聚焦基础化学理论和化学工程技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既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对国家科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又深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原理的应用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化学科学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理科综合全国乙卷第7题以碳中和为情境,考查如何利用化学技术减少二氧化碳,并向学生普及多种实现碳中和的手段和技术。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28题和第35题,以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计划的我国科学家研发的全球首套千吨级太阳能燃料合成项目为情境,呈现硅晶体太阳能发电、电能分解水制氢气、氢气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反应制备燃料甲醇的技术,展示我国科学家在绿色发展和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创新成果。试题选择硅晶体、甲醇合成、二氧化碳结构及我国科学家研发的高选择性的金属氧化催化剂等为考查载体,多层次、多方位考查化学原理和物质结构理论。

  2.加强关键能力考查,坚持全面科学评价选拔

  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立足化学科学特点,注重选取新材料、新药物、新催化技术等真实情境,呈现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深化对信息获取加工、逻辑推理、归纳论证思维等关键能力的考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人才选拔质量。

  一是完善信息获取与加工能力考查。信息获取与加工是整个化学学科能力发展的基础。高考化学试题通过表格、图象等方式提供丰富的数据信息,深入考查学生的信息整理能力。例如:理科综合全国乙卷第13题提供难溶盐的饱和溶液中阳离子浓度随氢离子的变化关系图,要求学生获取图中数据信息推导酸的电离常数、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关系,并对不同物理量的关系进行深层次的推导,得到金属离子的浓度平方与氢离子浓度定量关系之后再解决问题;全国甲卷第28题提供合成甲醇的反应焓及分步反应快慢信息,让学生获取反应能量变化的基本信息,判断物质等温和等压下甲醇物质的量分数的变化曲线。

  二是加强逻辑推理能力考查。通过创设复杂的问题情境,加强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对于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在信息获取加工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或选择反应条件、解读并挑选操作具体条件,推测实际工艺单元过程的操作目的。例如,理科综合全国乙卷第26题呈现从炼铁高钛炉渣回收钛、铝、镁的工艺流程,提供有关金属离子沉淀的数据等信息,要求学生综合分析整个工艺流程,并根据物质性质推理流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及工艺具体参数。

  三是探索归纳与论证能力考查。高考化学试题在往年的基础上继续探索通过数据图的形式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让学生通过化学反应原理分析数据曲线代表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考查学生利用数据进行归纳论证的能力。例如:理科综合全国乙卷第28题巧妙地将2个反应平衡常数的对数与温度的倒数绘制成线性关系图,要求学生利用图中数据信息归纳平衡常数与温度内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证第三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全国甲卷第12题提供硫酸钡、碳酸钡中阴阳离子浓度的对数关系图,要求学生转换图中的数据,计算2种难溶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并论证离子浓度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3.加强考教衔接,发挥考试积极导向作用

  2021年高考化学试题密切关注课程标准中的学业要求和中学教学实际,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保障基础性,增强灵活性,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积极导向作用。

  一是夯实学科基础知识,倡导教学回归基础。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典型化合物的性质、基本反应类型、物质结构基础理论、物质基本转化规律、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等。试题对这些基础知识的考查,能有效地鉴别学生对学科基础的掌握程度,以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教学。高考化学试题对高中阶段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并不是直接考查概念定义,而是考虑不同学段的差异,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各个版本的教材为依据,创设一定的场景,将基础知识融入物质合成与转化、材料结构性质以及实验探究等方面,考查学生对相似概念、重要学科术语的比较辨析。

  二是创新试题呈现方式,鼓励学生理性学习。对适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化学学科基本反应原理的考查,转变呈现方式和考查思路,使学生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理性学习。例如:理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5题考查NH3、H2O和PH3的空间结构和相应的键角关系,并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键角以及中心原子杂化类型,而是给出NH3、H2O和PH3的结构图,要求学生根据物质结构理论结合题目示意图分析问题;全国甲卷第13题并不是直接考查电解质溶液、阴阳极、离子迁移等基本概念,而是以成对电合成方法(阴极和阳极同时得到目标产物)生产乙醛酸为背景,提供反应信息和装置图,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电化学基本原理和电池结构模型分析实际电化学生产中的问题。

  三是科学调控试题难度,引导落实改革理念。2021年高考化学命题从3个方面科学调控试题难度,合理布局试卷中试题的难度梯度,区分不同水平的学生。1)增加基础题数量。选择题大幅增加考查基本概念的试题数量,只保留2道具有一定难度和选拔功能的试题。2)减少情境陌生度。无机题以学生熟悉的铁、钙、镁、碘等元素进行设计,实验题均考查基本实验操作、基本的实验仪器名称以及基本误差分析等内容。3)减少计算量。对于较为复杂的数据计算,在设计试题时注重考查原理,如理科综合全国乙卷第28题一氯化碘分解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只要求学生列出计算式即可,全国甲卷第28题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的总反应平衡常数只要求学生给出表达式。


  生物

  2021年高考生物命题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考评价体系为依托,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注重发挥生物学科的育人功能。试题立足学科本质,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延续近年试题风格,以稳为主、稳中有进,加强价值引领和文化渗透;关注学情变化,引导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发展,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平稳推进。

  1.铸魂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我国制作酱油已有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最早酿造酱油的国家。在发酵过程中,米曲霉等微生物产生多种酶,将蛋白质、淀粉、脂肪等生物分子分解为风味独特、易于吸收的多种小分子。理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7题以米曲霉发酵制作酱油的工艺技术为素材,围绕发酵的生物学原理和过程,考查学生对微生物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类型、生长条件以及代谢特征的理解与运用,体现了劳动人民的传统智慧,彰显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第二,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渗透生态文明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了保护我们的家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6题,以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为问题情境,传达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方向和速度,提示我们要尊重科学,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促进自然环境修复的群落演替,避免盲目行动给自然造成伤害,凸显生态文明发展理念。

  第三,关注社会民生热点问题,体现生物学科价值。生物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联,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态势下,我国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抗疫成绩,精准快速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功不可没。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8题以当前疫情防控等社会民生热点问题为情境,围绕PCR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体现PCR在诊断检测中快速、准确的优势,传达学以致用的观念,引导学生树立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社会民生问题,凸显社会责任意识与个人担当,试题营造生物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典型实例,让学生感受生物科学技术的应用价值以及生物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内生动力。

  第四,联系生产生活实践应用,树立科学劳动观念。勤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生物学科的发展与劳动实践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紧密关联,生物学与劳动实践的内在联系使高考生物在引导学生增强劳动意识、树立劳动观念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高考生物试题以遗传育种中的生物学原理和技术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劳动观念。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2题以研究甜瓜性状的遗传特点为情境载体,考查学生对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解及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展现了科学知识在提高植物育种效率、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2.科学选才,深化关键能力考查

  第一,以考查理解能力为立足点。理解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试题信息,去粗取精,把握试题核心本质,是高考能力目标考查的基础。高考生物命题立足理解能力的考查,检测学生对学科基本概念的掌握水平,既符合教学规律,又满足选拔要求。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题围绕人体内有重要功能的酶、抗体、激素、核酸等化合物,考查学生对不同生物分子结构和功能特点的比较与综合;全国乙卷第1题考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的行为及DNA的数量变化。这些试题紧密围绕生物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进行综合考查,旨在引导教学立足学科基础,强化概念认知,依循教育规律开展有效教学。

  第二,以考查实验探究能力为着力点。高考生物着力于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既满足高校选才的要求,也体现中学生物学教学的培育目标。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选取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等方面,从多个维度评价学生的能力表现。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29题要求设计实验验证植物在干旱条件下进行特殊的CO2固定方式,写出实验思路与预期结果,较好地体现实验探究能力与科学语言表达能力。全国乙卷第38题要求给出利用质粒载体上抗生素抗性基因筛选目标菌株的方法,直接指向实验实际操作的考查。对实验探究能力考查的强化,旨在引导生物学教学回归学科本质、加强实验教学,助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第三,以考查解决问题能力为闪光点。高考生物在真实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发挥高考选拔功能的闪光点,有助于选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精心创设联系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研究等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学科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0题创设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研究基因定位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流程示意图分析各步骤的操作目的及所依据的原理;全国乙卷第30题创设种间竞争现象分析和预测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依据题干信息解决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

  3.科学施策,发挥积极导向作用

  第一,优化试卷结构,保持稳中有新。2021年高考生物命题以稳定为首要原则,在试卷结构、试题形式、内容组织、难度结构、设问方式等方面保持基本稳定,使考生能够顺利作答,体现高考的人文关怀。试题设计稳中有新,试题素材选取注重弘扬传统文化,引领核心价值,潜移默化地发挥生物学科的育人功能。此外,深化关键能力考查维度,分层设计,全方位考查学生的能力表现水平。

  第二,创新试题设计,减弱刷题收益。高考生物命题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创新试题设计,紧紧围绕学科核心主干,灵活转变考查思路与切入点,减少“机械刷题”收益,引导考生讲求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新问题,如理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0题对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研究方案考查样品制备、试剂作用、操作目的等问题,全国乙卷第30题要求根据所给的种间竞争相关信息判断竞争结果并分析原因。

  第三,做好命题调控,助力高考改革。2021年高考考生高中学习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大规模学情调研的基础上,高考生物命题综合考量多方因素,科学制定难度目标,延续近年试题风格,充分考虑考生作答感受,助力高考改革平稳实施。


  地理

  2021年高考地理命题以稳为主,充分考虑教情和学情,在题型与结构、呈现形式与风格、难度等方面,基本上延续了近些年的特点,给学生以熟悉感和亲切感,进一步提升学生作答的获得感,有利于学生稳定心态,发挥水平。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高考评价体系要求,注重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考查,彰显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素质教育导向。

  1.反映祖国建设的辉煌成就,彰显立德铸魂

  地理试题紧密结合学科内容,选择反映新时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精准扶贫、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等素材,强化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引导。

  第一,讲好建党百年的伟大成就,厚植家国情怀。试题精选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例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1~3题,以新冠疫苗包装为背景,选择浙江丽水玻璃管和注射剂瓶的生产改变我国高端药用玻璃依赖进口的局面为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的提升;全国乙卷第1~3题,以无人机服务新疆棉花生产这一典型科技兴农案例,展示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农业科技水平、农民劳动收益与生活水平发生的巨大变化。

  第二,展现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坚定理想信念。试题依托脱贫攻坚伟大工程中的典型案例,展现多种扶贫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我国消除贫困、拒绝返贫的重大意义。例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43题,以京九铁路和昌赣高铁建设过程中2次“绕弯”苏区模范县江西兴国为案例,体现在党中央关怀下,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革命老区把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不仅实现了脱贫攻坚任务,而且弘扬了革命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增强民族精神;全国乙卷第43题,以某科研团队为云南元阳阿者科村探索内源式旅游开发模式为案例,展现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指引下,当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导学生立志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2.丰富能力素养的考查维度,服务人才选拔

  地理试题既有真实的生活实践情境,也有复杂的学习探索情境,要求学生能够合理运用学科的基本规律与原理、科学的思维范式与方法,主动思考、分析问题,最终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的任务、得出新结论,展现学科素养。考查的能力不仅包括必备的逻辑推理能力,还包括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提出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

  第一,注重对地理过程推理能力的评价。试题重视对地理过程与地理联系的考查,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运用学科的思维方法和逻辑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恰当的推理,着重考查学生对地理学“尺度-结构-时间-过程-机理”这一逻辑思维脉络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9~11题,考查珊瑚礁的形成过程,思考地貌发育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机理;全国甲卷第37题,考查祁连山山麓的地貌、沉积物组成与地表植被之间的关系,深化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学会从时间空间、内部外部的角度思考地理问题;全国乙卷第9~11题,考查苔原带的分布规律及变化机理,要求学生理解苔原植被的分布既要有满足其生长的光热水土等外部环境条件,又要有种子传播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凸显对地理创新思维能力的甄别。试题通过拓宽材料的来源,从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问题解决路径的差异性、答案的多样性等方面,探索和尝试开放性试题的设问视角,通过搭建多维度创新展示平台,克服封闭式设问和唯一答案对学生思维的束缚。例如: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6题,以某品牌在江苏昆山市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为案例,要求分析其上海因素,需要学生正确看待区际分工和区域联系,正确认识中心城市和外围地域的关系;全国乙卷第37题第(4)问,以巢湖西岸圩田区从种植庄稼转变为发展水产业的情境为案例,呈现人湖关系协调发展的方案,考查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开放思路和视角,思考我国平原地区不同阶段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全国乙卷第44题,以科研团队对青藏铁路某风沙活动路段两侧的调查为材料,采用详实的数据再现真实研究过程,学生可以从局部到整体,从建设期和营运期,从不同的时空组合进行比较,充分考查学生信息整理能力及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重大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3.优化考试内容的设计方式,助推教学改革

  地理试题选取的考查内容与高中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在充分考查德、智的基础上,立足学科内容和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中学地理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加强对体美劳的教育引导。

  第一,深化基础性内涵,夯实发展基础。试题进一步完善基础性考查方法,围绕学生比较熟悉的主干知识提供材料,情境设置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强调基础性并不是对单一知识点的机械重复和简单再现,而是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综合运用。例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乙卷的第1~3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及其选择;全国甲卷第7~8题,以安装高反射率屋顶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为案例,全国乙卷第7~8题以城郊相对湿度的时空差异为案例,考查对城市热岛效应的理解,引导学生重视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深刻理解和充分掌握。试题引导学生的关注点从“解题”转向“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从“做题”转向“做人做事”的素养提升。

  第二,解决现实问题,促进全面发展。试题通过选取生产实践场景设计典型任务,要求学生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引导学生到自然和社会的大课堂中锤炼意志、提高本领。例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36题选取英国东南部湿地开垦过程作为案例,展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从小幅度的改变到大面积的开垦,都是不断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结果;全国乙卷第37题围绕巢湖流域圩田的开发与利用,设计了4个逻辑严密的递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湖泊、河流、圩田的时空变化,不论是早期围垦河湖滩地满足更多的粮食需求,还是后期圩区功能的改变,都需要人类通过劳动不断努力奋斗,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试题引导学生培育劳动精神和奋斗精神,认同劳动的崇高和伟大,鼓励学生坚持以创造性劳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思想政治

  2021年高考思想政治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反映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重大主题,突出建党100周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强化基础性、综合性考查要求,发挥“以考促学”积极导向作用,通过情境设计提高能力考核的有效性。

  1.突出试题的思想性政治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一,凸显党的创新理论的指导作用。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指南。全国文综甲卷第40题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创新性的理论内涵、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引领作用进行考查,意在引导学生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性、真理性和重大实践意义,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二,强化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的培育。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教科书。全国文综乙卷第40题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重要思想和关于进京“赶考”的谈话为历史背景,综合考查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和文化作用的知识思考分析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引导学生从百年党史中正确认识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密码,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基本道理,增强对党的领导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第三,彰显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在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响广泛深远的大背景下,为应对国际上日趋激烈的制度规则博弈,我国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围绕反制裁、反干涉等采取了一系列涉外立法措施。全国文综乙卷第39题以此为素材,引导学生分析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工作在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中国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的合法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看清滥用“长臂管辖”等霸权行径的实质危害,坚持反对以强凌弱,维护公平、自由的国际经贸秩序,进而树立法治观念,提高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自觉性主动性。

  2.强化基础性综合性考查要求,发挥“以考促学”积极导向作用

  第一,加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考查,体现考查的基础性。


  基础性关注学科主干内容,关注学生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把考试内容集中于学科主干,避免偏、难、繁、怪试题,意在引导课堂教学回归课程标准、回归教材,把精力集中在讲深讲透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上,夯实知识、能力和素养基础,把学生从不必要的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中解放出来,真正发挥好考试指挥棒的正向引导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有关人大的地位、性质、组织体系、职权及其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等知识是理解这一制度的基础,是学生应当掌握的学科基本知识。全国文综甲卷第17题围绕新修正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增加的有关专门委员会工作职责的规定,考查学生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专门委员会的关系,人大立法权的含义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强调知识融会贯通的考查,体现考查的综合性。

  综合性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和思想方法,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思想政治学科命题突出考查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能力的综合运用,目的也在于引导基础教育教学重视知识整合,注重发展学生综合能力。全国文综乙卷第38题以我国民族品牌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生产经营从“垂直整合”向“供应链开放”模式的演变历程为素材,涉及劳动生产率、比较优势、集成创新等基本概念,需要学生从描述性说明中理解概念的内涵,从不同角度解析战略转型的经济动因,不仅考查了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而且考查了分析与综合能力。

  3.加强试题情境设计,提高学科关键能力考查有效性

  试题情境是用于引出问题、刺激应试者作答反应和完成特定任务的背景与依托,是测试和反映应试者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载体。为有效测试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根据情境的表现内容、呈现形式、测试目标等复杂程度的不同,设置不同类型的试题情境。

  第一,设置简单情境,考查辨识与判断等较低层级能力。

  简单情境一般用于选择题,通过辨识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判断其性质,概括其特点,并与学科的理论和观点相印证。全国文综乙卷第23题以简短文字配上漫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蛋得……》的方式构建情境,文字说明与构图都很简单,但包含的哲学原理很有张力,要求学生能够从文字和漫画中辨识主人公依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自然规律而作出“种蛋”行为的荒谬,进而判断其实际行为中包含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错误。

  第二,设置一般情境,考查分析与综合等较高层级能力。

  一般情境一般用于需要补充性、注释性场景设计的简单主观题,要求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综合形成整体性认识。全国文综甲卷第39题围绕“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设置情境,按时间顺序列出推动战略转移的相关内容,需要学生调动有关知识,分析列出的举措对实现“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的重要意义。

  第三,设置复杂情境,考查学科能力的综合运用。

  复杂情境是指反映的内容层次较多、呈现形式多样、测试目标综合、需要深入解析的情境,一般用于综合性主观题。全国文综甲卷第40题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主题,从其形成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理论的实践价值等多维度展开,形成复杂情境,提供了学科知识和关键能力综合考查的空间。在考查认识论、文化自信等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深入解析情境材料,综合运用论证与阐释、探究与建构等学科能力解决具体问题,引导学生认识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的主旋律,从而积极参与美丽中国建设。


  历史

  2021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注重考查党史等相关内容,强调学科思维方法的掌握,强调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试题开放性增强,实现了既定的考查目标。

  1.聚焦党史,打造知史爱党教育阵地

  第一,学史明理,汲取思想养分。选取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领导人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探索的具体史实,启发学生从中感悟真理力量。如: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29题材料摘编自毛泽东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指出群众工作不是一句口号,必须努力改进工作态度与工作方法;全国甲卷第47题选取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讲话内容和创造性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第二,学史增信,筑牢信仰根基。回顾党从创立到取得革命胜利的光辉历程,展现党通过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开辟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引导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如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2题呈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部分重要会议,要求学生任选2次会议,分析这期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原因。试题用事实说话,启发学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第三,学史力行,砥砺奋斗才干。呈现党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实践,激励学生从党史中汲取干事创业的智慧和力量,把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成才动力。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41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复杂国际环境为背景,呈现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在制定外贸政策时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有机结合,逐渐突破美国等国的围堵封锁,实现独立自主发展的风貌,启发学生在新时代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新征程上提振勇毅前行的精气神。

  2.增强开放性,落实《总体方案》考查要求

  第一,创新试题设问方式。2021年高考历史主观题不仅在考查广度上有拓展,在考查深度上有延伸,在设问角度上也有所创新。如文科综合全国甲卷第42题引入“卫所”概念,在特定时空框架内创设包含政治、经济、边防等多重要素在内的复杂情境,要求学生提取有效图文信息,在明代疆域图中直接标示出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进行分析、综合、比较。

  第二,融合核心素养考查理念。2021年高考历史主观题较为鲜明地融入了核心素养考查理念,引导学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探究,通过建立相关史实的时间、空间联系,要求学生使用特定术语对史事加以概括说明,尝试对观点进行历史解释,同时彰显家国情怀。如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2题要求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客观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溶于一题,彰显了鲜明的素养立意。

  3.紧扣能力,体现学科特色考查方向

  第一,强调信息加工能力考查。2021年高考历史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情境所提供和暗示的信息进行读取、筛选、分类、归纳、提炼和解释的能力。如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25题给出西汉末和东汉中期不同地区的民户数量,要求学生分析数据变化所呈现的社会发展趋势;全国乙卷第35题选取美国中情局推广纽约画派的史实,要求学生对信息进行细致分析和小心求证,透过现象洞察美国政府借助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为其国家利益服务的实质。

  第二,注重批判性思维考查。2021年高考历史试题通过增强探究性、丰富作答指向等手段,加强对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如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47题引用不同时期史料和不同评价者对五代时期“长乐老”冯道的评价,要求学生通过对史料的爬梳,分析影响人物评价的因素,从不同角度完整地认识人物,形成客观描述历史对象的方法和途径,透过现象探究本质。

  第三,增强表达与论述能力考查。2021年高考历史试题通过增加主观题设问的针对性、侧重情感态度考查、优化评分标准等方式,加强对语言表达和组织论述能力的考查。如主观题要求学生或阐释发展变化和分析原因,或根据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特征,对得出的结论进行解释论证,评分参考对表述的清晰程度和逻辑的严密性作出要求。

  4.深化基础,联动教学改革同向同行

  第一,突出基本概念。高考历史试题对历史概念的考查并不是直接考查概念定义,而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主要从政治制度、经济和社会发展、思想文化等方面展开,通过情境融合概念要义,注重对同类概念的比较辨析和不同概念掌握程度的考查。如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24题以分封制为主题考查唯物史观,全国乙卷第26题考查宋代四民社会结构下不同社会群体间流动性的增强,全国甲卷第32题以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剧作中的故事创设情境,考查雅典民主的特点和实质等。

  第二,强调结合所学。高考历史试题强调与学生所学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生夯实基础,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促进融会贯通。如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2题通过16世纪欧洲特许公司的兴起考查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这一知识点,全国乙卷第45题要求比较“江楚会奏”变法方案与洋务运动的相同点,全国甲卷第24题从春秋时期老子和孔子的不同观点出发考查周代礼乐文化内涵等。

  第三,关注基本方法。高考历史试题重视对基本方法的考查,重点强调运用分析、归纳、比较、阐释、评价等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论证,考查形式多样,覆盖各个能力层级。如:文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4题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发展状况创设情境,要求学生以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判断物理学阶段发展特征;全国乙卷第46题的材料陈述了越南战争期间美国使用化学剂的情况,试题聚焦具体历史事实,学生作答的情况能够反映教学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水平。


  英语

  202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命题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坚持“方向是核心,平稳是关键”的原则,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强调关键能力考查,引导教学回归教材,稳步推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1.落实立德树人,引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02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全面考查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试题取材广泛、体裁多样,进一步体现考试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导作用,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考查,充分发挥文化铸魂育人功能。

  第一,融入中华文化,坚定学生“四个自信”。全国甲卷语法填空语篇以游客在西安古城墙骑行的角度,介绍城墙景物和文化;新高考I卷语法填空语篇介绍游览黄山美景的经历;新高考II卷完形填空语篇介绍一位当代中国警察英勇无畏的事迹;全国甲卷作文设置了写邮件向外国友人询问他们对哪些中国传统文化更感兴趣的情境。这些语篇和情境以浸润的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倡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第二,落实五育并举,深化体美劳教育引导。进一步落实五育并举的命题思路,在篇章选择和作文情境设计方面,优化试题体现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引导的篇章布局。在体育方面,全国甲卷听力题选取有关谈论网球运动的材料,阅读题选取滑板运动引发人生感悟的语篇,新高考I卷听力题选取有关谈论足球运动和户外散步的材料,全国乙卷阅读题选取有关世界知名体育场馆介绍的语篇,这些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体育运动和身体健康,提高运动的意识。在美育方面,全国甲卷选取介绍摄影大赛及相关作品的语篇,全国乙卷阅读题选取介绍用废弃塑料制作雕塑的艺术家的语篇,新高考II卷选取艺术教育走进中学课堂的语篇,这些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在劳动教育方面,全国乙卷选取有关做家务益处的语篇,新高考I卷完形填空语篇介绍第一次暑期打工的经历,新高考II卷作文选取在母亲节当天为母亲做早饭的语篇,这些语篇旨在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劳动的观念。

  第三,传播正能量,倡导和谐人际关系和科学探究精神。试题通过选择相关主题的语篇,引导学生养成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和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阅读题选取有关生态旅游的内涵和意义、艺术家将塑料废品做成引人深思的雕塑、旧衣物交换替代丢弃等语篇,引导学生关注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选取的材料还包括如何表达感激之情、如何提高与人交谈的技巧、老年人的社会角色、年迈母亲在购物时得到友善帮助等,倡导建立和谐美好、彼此关爱的社会人际关系;还有材料涉及家里保留座机的现象及原因、工作环境背景音对创造力影响的实验、宠物狗能否识别主人面部表情的实验以及有关情商的研究等语篇,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前沿,养成科学探究的精神。

  2.夯实全面发展基础,持续强化关键能力考查

  按照高考评价体系总体要求,202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命题优化情境设计,加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等关键能力考查,强调语言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增强试题开放性和灵活性,引导学生夯实全面发展的基础。

  第一,深入考查关键能力。通过扩大选材范围和材料类型,精心设计试题,提高考查高阶思维能力试题的占比,进一步强化阅读理解能力考查。高考英语考查阅读理解能力均在语篇层次上进行,强调对语篇的精细阅读,尤其强调对文章整体结构和关键信息的理解。文本精细阅读要求学生不仅能从文本中直接提取具体细节信息,还能通过归纳概括理解概念性信息、推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等。新高考英语试卷通过提高阅读理解试题的分值占比,进一步强化阅读理解能力考查,引导中学英语教学关注和重视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此外,通过在阅读题中设置一定比例的试题强化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学生需要根据语篇内容进行逻辑推理,通过归纳和概括才能正确作答。

  第二,强调基础性,增强开放性和灵活性。进一步优化应用文写作的考查形式,除信件外,进一步拓宽写作文体,更新试题呈现形式,设置更加贴近真实生活的英语交际任务情境,增强试题开放性和灵活性。全国乙卷书面表达试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标题(Besmartonlinelearners)写一篇发言稿,新高考I、II卷应用文设置的情境要求学生在英文报庆祝创刊10周年之际写一篇短文投稿,这些试题在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考查的同时,强调对应用性和创造性能力的考查。此外,完形填空、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等题型要求学生在正确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基础上,关注文章语境中词语、句子与整个篇章结构之间的联系,考查学生对英语词法、句法以及语篇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夯实英语语言全面发展的基础。

  3.稳定试卷结构和试题难度,提升命题质量

  2021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命题充分考虑不同区域学生群体的能力水平和实际情况,合理控制试卷难度,助力高考综合改革顺利实施。

  第一,稳定试卷结构。试卷结构保持稳定,稳定维持多年的由听力、阅读理解、语言知识运用和写作4部分组成的试卷结构。针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实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不同进度,分别命制适用于新旧课程标准的不同种类和不同版本的试卷,精准匹配各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高中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水平,保证老高考向新高考的平稳过渡。

  第二,控制试卷难度。各套试题采用篇章材料的难度与往年基本持平,试题难易搭配合理,试卷中各难度层级试题比例稳定。在试题材料难度方面,遵循课标要求,注意话题选择的适切度和语篇语言难度。在话题方面,听力的录音材料既涵盖学生十分熟悉的日常话题,也包括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话题;在阅读理解部分,既有相对易读的文章,如介绍艺术家使用废弃塑料做成精美雕塑、家里保留座机的现象和原因、黑犀牛的保护和繁育、艺术教育走进课堂等,也有较高难度的科普议论性文章,如背景音对创造力的影响实验、人们对天才标准认知的变化、情商的研究、牧牛机器人的研制介绍等。在语篇语言难度方面,在坚持保留原语篇文本基本风格的前提下,尽力减少过多文化背景、生词、长难句等因素的影响,使文本行文流畅、表达清楚。在写作部分,短文续写的材料内容贴近日常生活,情节简单清楚,语言通俗易懂,学生不仅能够读得懂,还可以产生共鸣与联想,从而写出恰当的续篇。

 

最新高考资讯、高考政策、考前准备、志愿填报、录取分数线等

高考时间线的全部重要节点

尽在"找大学网"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会计专业怎样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会计专业怎样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是马来西亚政府建立的第二所公立大学,是马来西亚知名公立综合型大学。据立思辰留学介绍,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的会计专

    2021-09-07
  •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会计专业好不好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会计专业好不好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是马来西亚政府建立的第二所公立大学,成立于1969年7月,是马来西亚知名公立综合型大学。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的会计专

    2021-09-07
  •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

    今年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

    2021年全国高考即将拉开帷幕,新华社记者2日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全国高考报名1078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高考大省河南省参加考试人

    2021-09-07
  •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语言中心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语言中心

    在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语言中心开设了丰富全面的语言课程,为语言成绩没有达到申请要求的学生提供了学习机会,通过率很高。理科大学各科

    2021-09-07
  •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专业好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专业好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是以科学、工程、医学等学科见长的高等学府,其学术研究方面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认为是马来西亚三所最著名的资深研

    2021-09-07
  •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工程学院地址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工程学院地址

    马来西亚理科大学(USM) 是马来西亚政府于1969年成立的继马来亚大学之后的第二所公立大学。据立思辰留学介绍,马来西亚理科大学目前

    2021-09-07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