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妖魔化”的中国留学生,到底冤不冤?

2020-10-10 01:40:36 · 作者:编辑部  
2020年刚开年,super difficult的体验模式就给了所有人一个下马威。新冠病毒肆虐,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看似“光鲜”的留学生群体也不例外。大批国家对华停航、封关,他们回不来、出不去,

  2020年刚开年,super difficult的体验模式就给了所有人一个下马威。

  新冠病毒肆虐,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看似“光鲜”的留学生群体也不例外。大批国家对华停航、封关,他们回不来、出不去,在面对繁重学业的同时,还要时刻为国内的亲友们担忧,承受着各种社会压力。

  本来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就被自动贴上了不少标签,回国后却发现,各种阴阳怪气的声音依然此起彼伏,未曾减少……

  出国留学本该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可当各种标签像狗皮膏药一样紧紧黏在身上后,为何多了一丝“不堪”的感觉?

  都2020年了,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彻底撕下留学生的旧标签啊?!

  中国人眼里的中国留学生

  1、能出国留学,一定是家里有矿吧?

  据了解,99%的留学生都会被人贴上“土豪”的标签。

  江湖上甚至还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在美国开豪华跑车的主要有三类人:上年纪的老太太、有钱的黑哥哥和中国留学生。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已经从过去印象中的穷光蛋成为了很多国外商家眼里“会走路的钱包”。

  中国游客在美国的平均消费近些年来一直高居榜首,随着国内中产阶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接受不菲的出国留学费用。

  然而,实际上不少的中国留学生都与人合租在简陋的公寓中,买个二手车用于找工作,看到哪里有折扣就去抢。很多的留学生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会积极地寻找做助教,做实习的机会。更有不少读PhD的留学生高喊:要不是因为穷,我就去读master了!(PhD多数有全额奖学金,master多数没有奖学金)

  “土豪、富二代”不能作为留学生的唯一标签,因为“勤奋、努力”才是多数人的日常!

  2、中国式留学,不爱party爱抱团

  在很多人眼里,中国学生都喜欢扎堆在一起,很少能跟外国人打成一片。

  但你未必知道,由于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慢热、语言不通等原因,所谓的“抱团”其实只出现在留学前期。

  英语交流水平就像一盆凉水,狠狠地浇在了每一个兴致勃勃刚入学的小萌新头上。

  老外机关枪似的语速+迷之口音,拜托,谁一来就听得懂啊?

  在日常沟通中,留学生靠语法说得多精准都没用啊!

  同时,刚到遥远的大西洋彼岸国度,倾向于和自己有共同点的群体在一起并没有错。

  在国外抱团这个现象很正常,很多来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也抱团啊。

  3、你出国留学回来的,英语一定很好吧?

  相信大家都经历过以下这些事吧:“你去英国读过书呀?那把这个新闻给我翻译一下”“学姐,可以帮我改一下期末英文论文吗?”

  毕业后不管是找工作还是见亲戚,因为自己从英国毕业回来,总是会被赋予更多的期待,尤其是在英文能力上。

  面试官总以为人人托福110+、雅思7.5。

  歪果仁眼里的中国留学生

  1、学习勤奋,成绩好,但缺乏创造力

  美国的学生大多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缺乏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很多歪果仁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

  另外,中国学生数学好已经成了一个人尽皆知的事情了。在不少歪果仁的眼里,中国人都十分擅长学习,尤其是应对考试。而且中国人都十分具有数学天赋,这一点从中国人的GRE数学成绩永远都是最高的那个百分比就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中国留学生数学不好,有时老师都会觉得奇怪:你怎么会学不好数学?你可是中国人哪!

  2、英语差

  外国人对于中国人学了10年英语但英语还是很差这件事感到不理解,在Quora上甚至有人关于这件事提出疑问:

  有个备注为语言学家的用户Manuel Aicart的回答挺有道理的,他说,语言学习不仅仅在于学习方法,还跟学习动力、勤奋程度、语言天赋等有关。同样地,为什么有些说英语的学生学了很多年中文但是中文依然很烂?

  3、厨艺精湛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了一个笑话:“河山只在我梦里,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胃......”

  知乎@一颗胖柚子:

  在学校宿舍的公共厨房,每次我随便炒点什么菜,我们一个flat的外国小哥就会给我比大拇指,夸我很厉害,很神秘,为什么能做出这么好吃的东西……

  我觉得我就是简单地炒了两个菜。直到后来我发现他们整天吃冷冰冰的蔬菜沙拉或者把蔬菜沙拉加了点盐炒了炒就吃……

  我意识到我这三脚猫功夫在他们眼里已经是大厨了。不过泰国人还是很会做饭的,每次他们做完菜,我都会饿得要命,被香味吸引着到厨房找吃的。

  留学的经历对于所有人而言,都是一段感受差异、认识自我的过程,可刚来到一个陌生环境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适应。希望每个人都能怀以善意和理解的心态,客观看待中国留学生。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