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花砖手艺人纪建新:伴灰泥黑瓦,绽半生芳华

2019-07-21 01:07:17 · 作者:编辑部  
“从我青年学艺以来,这座花砖厂就一直相伴着我”,现任新建花砖厂的主人纪建新绽出笑容,砖窑厂的火光映在他黝黑的脸庞上,畅快地讲述起这些砖厂往事,像在回忆自己的前半生。为寻访非遗文化传承人,讲好手艺人工匠故事,7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新传学院赴泾县查济古村落调研团队赶赴茂林镇,向住在泾县的茂林花砖厂的手艺人纪建新,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采访。

 “从我青年学艺以来,这座花砖厂就一直相伴着我”,现任新建花砖厂的主人纪建新绽出笑容,砖窑厂的火光映在他黝黑的脸庞上,畅快地讲述起这些砖厂往事,像在回忆自己的前半生。

为寻访非遗文化传承人,讲好手艺人工匠故事,7月10日,安徽师范大学新传学院赴泾县查济古村落调研团队赶赴茂林镇,向住在泾县的茂林花砖厂的手艺人纪建新,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采访。

茂林花砖手艺人纪建新:伴灰泥黑瓦,绽半生芳华

多年坚守,乡野间散播花砖芬芳

房砖筑屋,花砖建人。走进纪建新的家,也是他日夜工作的地方——厂房。灰泥黑瓦,乡间田野中的花砖厂,显得有些破旧简陋。“一切都遵循着原始的方式,自然原生态的才是最好的”,纪建新这样跟我们说道。厂内没有地砖,全是硬实泥土铺就,整个厂房极为原始古朴。

纪建新指着不远处的田野说道:“前方西山脚下的那块田野,是我们花砖的原料场地,泥都是从哪儿挖来的。”乡野之间,润泽的泥土是馈赠给茂林人民的永恒财富。茂林花砖质地优良,除了特殊的泥土原料外,还源于它精湛的工艺,科学的流程。纪建新师傅向队员介绍到道:“水木火土,五行有四,皆含其中。” 采用松木烧砖,烧制成型的花砖铺上透明纸,花砖泥土按一定比例精细混合,经加工之后,放置自然沉淀发酵,这道原始的工艺一直被沿用至今。

茂林花砖手艺人纪建新:伴灰泥黑瓦,绽半生芳华

 半生芳华,方寸间构筑宏伟珍品

茂林镇很小,制作花砖的工厂更小,茂林镇的年轻一辈大都外出务工,“我儿子这一辈都不爱这门手艺,厂房几个老师傅都是五十多岁。”纪建新的儿子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上海工作,很少接触花砖,也很少有人愿意继承。纪建新说:“没人愿意干,是因为没接触花砖,总有人会喜欢它的。”他认为只要坚持下去,把这门手艺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肯定有人愿意造花砖的。

“地方虽小,咱手艺大。”纪建新很自豪地告诉前来采访的队员。茂林花砖在明清时期,兴盛一时的花砖曾是镶嵌门墙、装饰廊道和唐厅的必用材料。泾县在20世纪90年代成立了茂林花砖厂,专门从事花砖技艺恢复工作。而在2015年,茂林花砖厂新厂房已经破土动工建设。花砖厂房很小,方寸之地却做出了不少杰作,路漫漫其修远兮,纪建新说:“要将花砖做的更大更强,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接触、了解花砖。”

茂林花砖手艺人纪建新:伴灰泥黑瓦,绽半生芳华

融合创新,新时代弘扬巧工精魂

”我不只是在做砖,也是在做文化。”花砖从来都不是一门冷冰冰的砖块,它承载着花砖手艺人数百年来的心血,点滴凝聚,精益求精,汇成花砖上精美独到的图案,汇成工艺线上特优良的制作工序。“茂林花砖已经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这让我更有信心办好茂林花砖厂,继承这门手艺。”纪建新对花砖秉承着初心,一方面要把它制作得更精美,一方面要把它好好传承下去,正如他所说“花砖是有精和魂的。”

在传承中延续花砖文化脉络,在创新中发展花砖内在精神肌理,在外来物中坚守卓越至诚至精的品质,这是纪建新恪守的人生信条。纪建新他独创特殊技法,以前的花砖中花纹勾勒随意,图案无法规整,他潜心研制出可控的图案纹理,让花砖的艺术精美度提升至更大的层次。

在花砖的传播渠道上,纪建新积极邀请设计师,雕塑家,建筑家前来交流学习,传播花砖技艺,搭建对外沟通渠道,弘扬巧工精魂。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楼庆西在茂林考察后,对花砖大加赞赏,也对纪建新非常佩服。 团队成员也被纪建新几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深深感染。

茂林花砖手艺人纪建新:伴灰泥黑瓦,绽半生芳华

秉持初心,半生芳华传承手艺使命;灰泥黑瓦,一路相伴散播花砖芳馨。对于花砖的未来,纪建新打算开办花砖展会,传播茂林砖文化,将最老的明代花砖,通过木雕刻字展示给大众,花砖将会走进越来越多的房屋建造,园艺装饰,砖艺展厅之中。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