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医学子习梨园雅乐,思闽西汉剧传承

2019-07-22 13:11:59 · 作者:编辑部  
为了贯彻落实两会上对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7月12日,福建医科大学“医马平川”三下乡实践队来到武平汉剧团,感受闽西汉剧的魅力,同时了解闽西汉剧的传承情况,加深对当地社情的了解。

为了贯彻落实两会上对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7月12日,福建医科大学“医马平川”三下乡实践队来到武平汉剧团,感受闽西汉剧的魅力,同时了解闽西汉剧的传承情况,加深对当地社情的了解。

(图为汉剧艺术家教授队员戏剧表演基本动作)

感受汉剧魅力

当天上午,实践队队员于武平县汉剧艺术中心开始了一天的学习。队员们纷纷换上颜色鲜艳的汉剧服装,认真地聆听着艺术家张老师讲解汉剧表演中的基本动作。“兰花指和水袖是戏剧中旦角的动作,可以很好地体现大家闺秀娴静文雅的姿态。水袖是演员在舞台上表达人物感情时放大、延长的手法。袖子的动作可以巧妙地表现人物的心情。”张老师耐心细致地解说到。队员们全神贯注地听着老师的讲解,一步一步地模仿着老师示范的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市级非遗传承人李惠珍为队员们表演了汉剧名段二黄慢板《我爱你》。古雅凄切的旋律和优美婉转的唱腔将贵族小姐在新婚之夜得知夫君背叛的哀婉痛苦展现得淋漓尽致。

实践队队员庄萱如笑着说道:“老师的精彩演唱让我爱上了传统戏曲。兰花指、水袖,这些看似简单实则精致复杂的动作学起来很有难度。虽然我们一开始稍显笨拙,但经过不断练习也渐趋熟练。最终,我们的表现得到了老师的赞许,我感到十分开心。”

(图为队员们在模仿艺术家的动作)

传统汉剧思传承

据了解,闽西汉剧成型于清中期,迄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素有“南国牡丹”之称。闽西汉剧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在闽西社会经济结构中,维护着乡土社会的秩序,同时它也是乡民娱乐与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

但如今的闽西汉剧同许多地方剧种一样,面临着受众日趋狭窄、传承和转型困难等局面。对此,传承人李惠珍说道:“为了普及传统戏剧,我们专门开设了免费的少儿班。戏曲普及还是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否则汉剧就可能后继无人,变成‘博物馆里的古董’了。”

(图为汉剧艺术家演唱戏曲名段)

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向汉剧艺术家送上了水果等礼品,借此传达艺术家帮助实践队普及闽西汉剧知识的感谢,同时也表达队员们对艺术家几十年如一日延续着传统戏曲根脉的崇高敬意。汉剧艺术家们也向实践队表达了谢意,同时也表示非常欢迎年轻人来学习、宣传汉剧。

实践队队长刘栩豪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这次活动让队员们在音乐与戏剧的咏叹吟哦中回望历史变迁、体味人情事故,让我们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更加意识到保护、传承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担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不忘初心,保护好我们的文化根脉。”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