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芜湖铁画手艺人李庆:在生活的边缘起舞

2019-07-22 13:12:04 · 作者:编辑部  
7月17日下午,正值烈阳高照,安徽师范大学“志愿进社区,印象长三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大砻坊分队芜湖铁画调研组一行人前往储氏铁画基地与李庆老师进行一次访谈。

7月17日下午,正值烈阳高照,安徽师范大学“志愿进社区,印象长三角”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大砻坊分队芜湖铁画调研组一行人前往储氏铁画基地与李庆老师进行一次访谈。夏日婉转蝉鸣与铁锤钉钉的敲击声相融并不显得刺耳,眼前是简单的四间并排平房,其中一间便是储铁艺工作室,探访之际,储铁艺与李庆正在与他人谈论合作的问题,李庆老师神态有些疲惫,但见到实践团队仍热情地接待了众人。

【传统文化】芜湖铁画手艺人李庆:在生活的边缘起舞

工作室不是很大,两张工作台便占去了二分之一的位置,古色古香的置物架上摆满精致的陶瓷或是铁制的摆件,桌上老式的搪瓷杯,翻得发旧的摄影书,一双黑布棉鞋整齐放于墙边一角,扑面而来的是来自上个世纪的历史气息。无数珍藏于世界各地博物馆的铁画孕育于此,铁制的骏马、古松、楼阁亭榭、山水琳琅满目,布满桌面,等待匠人们将其重焕生机,画龙点睛,为其生命点上浓墨重彩的最后一笔。

“门外汉”说与门内“痴”事

 在访谈的伊始,李庆坦诚地说:“其实,说到制作铁画,我仍是个门外汉。”他的脸上带有赧色的笑容,“但是,铁画,美呀,我是真的热爱。”据悉,正值青年的李庆结束军旅生活之后,结缘铁画并于此工作长达十余年载。作为芜湖铁画协会的副会长,他常常奔走四方,以传承百年铁画艺术为己业,前往各大高校甚至小学中学宣讲,亲炙学生,共同探寻铁画的前世今生,此语亦为谦虚之辞,是属于匠人的那份纯朴。谈及家人,已触及到他心底最柔软的地方。他告诉我们,弟弟储铁艺作为储氏铁画第三代传人,经常在铁画创作方面拓宽新题材,不惜三个月观察蚂蚁只为打造出一只惟妙惟肖的铁蚂蚁。又比如迎客松一物便有密密麻麻几万根松针,为使其各具形态,都要一锤一锤锻打出来才行。

【传统文化】芜湖铁画手艺人李庆:在生活的边缘起舞

“真是‘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其中的悲欢喜乐只有自己明白和我们这些身边人懂。”他感叹道。

生活在别处

 这世上没有一条道路是万事遂愿的,也没有一种行为是一劳永逸的。现如今,芜湖铁画产业化进程整体不容乐观,文化产品规模小、市场接受程度不高,仍面临沉重的生存压力。怀揣着对铁画的热爱与珍惜,李庆一方面不忍将铁画产品标准放低,一方面又担心铁画被“流量”捆绑,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长期和市场、销售、传播打交道的他有着自己的无可奈何,只是在提到一点时,他表现得很兴奋,“你们知道吗?我常常在一些论坛、研讨会上听到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全世界优秀艺术家大师对铁画技艺的肯定与赞赏,有时候和他们聊天说话,倒像是一种回归。”也许那个伫立在一幅幅铁画作品前,空气中仅流淌着无声的赞美,才是最为真实的他,又或是静坐在工作台前,目光投向不知名的远方。

锈是铁的一种语言

 腐蚀是金属面临的最大问题,连以坚硬著称的铁也难逃其影响。现陈设于人民大会堂的《迎客松》便因腐蚀后经铁画传人的两次抢修得以继续耀眼于世,迎八方来宾。因而,访谈小组对“文物”铁画的修复与保护显得尤为好奇,“借助现代高新技术,有一些特别的防锈措施,也许成果并不突出,但我们一直在路上。”李庆解惑道,他的眼角突然有着狡黠的笑意,“不过,你们不觉得之前看到的那幅清朝的《松鹤图》,整体呈现一种“包浆”的状态,倒显得古意十足,锈是铁的一种语言。”

当前社会对各类失落的手艺呼声极高,不免有一部分人以“濒临灭绝”为噱头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传承之路诚然在锈迹斑斑之中铺展开来,却也不是一时“苦吟”即可解决,与其“苦吟”,不如放声歌唱,这是李庆的回答,亦是芜城铁画得以生生不息的源泉之眼。

【传统文化】芜湖铁画手艺人李庆:在生活的边缘起舞

临行之时已接近黄昏,此时的“夕阳无限好”令人联想到“长河落日圆”的气象。“知道你们什么最打动我吗?”李庆笑着问道。“连续不断的电话打进来却不显示归属地,我还以为是骚扰电话。”访谈团队都哈哈大笑起来,“我喜欢年轻人的朝气与志愿者的精神,像我们铁画。”落字有声,懂得也就值得,眼前的人物景开始熠熠生辉起来。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