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广东海洋大学学子访陈家祠馆 感受广府传统文化风采

2019-08-16 00:30:27 · 作者:编辑部  
广东海洋大学暑期“三下乡”民彩锦绣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广州陈家祠,观赏了馆内在展作品,并采访了一位外国友人和广绣艺人陈娜玲。陈家祠全称陈家书院,清光绪二十年建成,最初是供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的“合族祠”。1959年,书院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搜集、保藏、研究和宣传展览广东地区历代各类民间工艺品为主。团队成员进入陈家祠之后,按展馆内的展厅顺序逐一参观。队员们在参观具有岭南风

广东海洋大学暑期“三下乡”民彩锦绣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广州陈家祠,观赏了馆内在展作品,并采访了一位外国友人和广绣艺人陈娜玲。

陈家祠全称陈家书院,清光绪二十年建成,最初是供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的“合族祠”。1959年,书院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搜集、保藏、研究和宣传展览广东地区历代各类民间工艺品为主。

团队成员进入陈家祠之后,按展馆内的展厅顺序逐一参观。队员们在参观具有岭南风格的文物的同时,通过填写调查问卷、访谈的形式,对游客、工作人员是否了解“三雕一彩一绣”进行调研。来自广州传统工艺美术中心的产品设计师冼先生给队员们意见,传统文化的传播还是需要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进行,陈家祠馆内工艺品的销售,在举行一些销售的活动之后,销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他说:“正因为是传统的文化,才更需要加入新的方式去宣传,加入新的血液去继承与传播。”

(产品设计师冼先生在填写问卷的同时,给予队员们建议。)

“三雕一彩一绣”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吸引了国人的眼光,也吸引到了外国友人的目光。展馆内有许多外国友人在观看作品,团队成员采访了一位外国人,询问他来此参观的原因,他说:“在中国待了三年,在网络上看到相关信息,觉得挺有吸引力,慕名而来,很震撼。”(I’ve been in China for 3 years,recently I saw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art on Internet.And I think it’s interesting,so I came here.And I feel shocked.)

(民彩锦绣社会实践队采访外国友人,外国友人发表对传统工艺艺术的意见。)

随后团队在岭南民间工艺第一展厅见到了广绣艺人陈娜玲,广绣作为岭南民间工艺的杰出代表,审美价值颇高,产品的单价也不低,但是却无法吸引到年轻人去传承这个技艺。陈娜玲解释说,因为学习广绣的付出与回报是不成正比的。学习具有观赏价值的手工绣,三年才能达到一个入门的水平,想要绣出高水平的作品更是需要时间的沉淀。设计出来的东西与绣制出来的东西是有差别的,需要实际去操作,去绣制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技艺。掌握传统的技艺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的,但是学习这个阶段的经济收入是很低的,这种矛盾就导致了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这个现状。

(民彩锦绣实践队采访广绣手工艺人陈娜玲,艺人向队员们讲解广绣技艺。)

目前社会正处在一个工业化的时代,机器化势必会对传统手工业产生大冲击。陈娜玲也表示机绣是可以满足大众实用性需求的,大众对于实用性的绣制品要求并没有那么高。但是广绣作为观赏性的产品,无论的构图的丰满程度,还是图案的细腻程度,都是机绣无法比拟的,手工绣的产品并不是为了满足实用性的追求,更多的是满足大众对美观的要求。

广绣也在顺应市场化的潮流,与时俱进。广绣曾经是用蚕丝线去绣制的,但是现在改用人造机线进行绣制。原因是蚕丝线绣制的产品虽然更美观,但是不耐磨,多次触碰就会改变刺绣的形态,使用人造机线更能满足人民的需求。

以外销为主的广绣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是拥有了更好的销量,但陈娜玲表示,影响广绣销量更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市场的好坏与购买人的心态。经济景气,人民生活富裕,对于手工绣的追求就会更高,就会想要购买精美程度高的产品。

最后,陈娜玲为我们展示了广绣制作的简易过程,绣制了一片叶子。

(广绣艺人陈娜玲制作简单的广绣制品。)

传统工艺美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三雕一彩一绣更是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浓厚的一笔。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在政府的扶持下,在技艺传承人的不断坚持和创新下,三雕一彩一仍保持着独特的活力。

(广东海洋大学民彩锦绣社会实践队在陈家祠进行合影留念。)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