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河曲”上,那些为了教育搬迁定居的草原之子

2019-09-12 13:30:20 · 作者:编辑部  
在扎西尖措刚上小学的年纪,他的父母决定举家从草原搬迁到县城里定居,从此离开了“有根”的草原,栖居在“无根”的现代化城镇里,只为让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给他一个前途宽广的未来。这是浙江大学赴青海“文化之光”社会实践团在走访“天堂河曲”——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时得到的故事。文化之光实践团已经是第四年在河曲地区开展公益支教活动,每年都会组织队员们对学生家庭展开走访,深入调查牧区的教育困境与需求,为本

在扎西尖措刚上小学的年纪,他的父母决定举家从草原搬迁到县城里定居,从此离开了“有根”的草原,栖居在“无根”的现代化城镇里,只为让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给他一个前途宽广的未来。

这是浙江大学赴青海“文化之光”社会实践团在走访“天堂河曲”——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时得到的故事。文化之光实践团已经是第四年在河曲地区开展公益支教活动,每年都会组织队员们对学生家庭展开走访,深入调查牧区的教育困境与需求,为本地教育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这是浙大学子为助力教育振兴所能做的切实努力。

“天堂河曲”上,那些为了教育搬迁定居的草原之子

河南县一隅。黄正罡 摄

 

简陋平房里的远大梦想

从河南县主街道的一个豁口向下,经过一段坑洼的土路,一段简陋浇筑的水泥路,拐进一个不宽敞的院落,便是扎西尖措的家。

“天堂河曲”上,那些为了教育搬迁定居的草原之子

许许多多的奖状,挂在扎西家进门最显眼的位置。 黄正罡 摄

在实践团支教老师们的眼中,扎西是所有同学里学习最勤奋的那个。支教夏令营开始时下发的每日计划本,没过几天就写上了他为自己规划的满满日程。

或许是因为有些口吃,学校里的扎西,比大多蒙古族少年要安静些。但谈论起自己的兴趣和梦想时,他显得格外兴奋:“学历史是让我感到最快乐的事。”扎西认为,谈论历史的时候,更能够“感受到一种和外面世界的联系”。

在扎西看来,它似乎在心灵深处指引着自己未来的方向。他梦想能够从这片草原上走出去,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从而改变自己“注定一辈子放牧”的命运。

为了教育搬迁定居的一代人

对扎西而言,“走出去”的想法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在他还年幼时,父亲就决定离开自己生活大半辈子的草原,把家搬到县城里定居。这不仅意味着要失去最直接的生计来源,给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也意味着要放弃原有的情感依赖,成为现代城市里的无根漂萍。

在父亲眼里,读书上大学是孩子成长的必然选择。他希望扎西能够更好的融入现代社会,甚至在“外面”定居下来,去追逐属于自己的人生。

“天堂河曲”上,那些为了教育搬迁定居的草原之子

“文化之光”夏令营的班级一角,扎西正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鲍镭月 摄

事实上,在这座不大的县城里,为了孩子的教育而选择在此定居的牧民家庭,并不在少数。而出于对家庭生计和孩子教育的双重考虑,越来越多新晋的“定居家庭”选择了一种更具分裂性的家庭结构——爷爷奶奶一辈人带着孩子在县城定居读书,而父母一辈的青壮年则继续留在牧场放牧。即便多数父母已经意识到,缺乏就业机会的“城镇化”并无助于家庭生计的改善,但为了年轻一代的教育,不少传统牧民家庭甘愿做出这样一种“必要的牺牲”。

 

教育,是牧区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前,本地的牧民觉得教育对放牧毫无用途,义务教育的大力推行,使得家长禁止孩子们上学的程度减轻了许多。但是,落后的观念依然存在,和本地师资力量的不足一起构成了阻碍河南县教育脱贫的两座大山。这里每年有几百名高中生要翻山越岭、到一百多公里外的州府上学。若将本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同教育发展现状对比,很难不让人感受到“经济扶贫”与“文化扶贫”之间的失衡。

在牧民们为教育搬迁定居的选择背后,反映的是牧区当前教育需求和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河南县政府希望能借助更多的外界力量来激活本地的教育自主性,也在主动寻求着一些短期内的解决方案。送学生们“走出去”,让外面成才的学子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带回来”。

“天堂河曲”上,那些为了教育搬迁定居的草原之子

夏令营的课堂上,同学们在认真听讲。 鲍镭月 摄

“这群孩子们的未来,一定会他们的父辈好得多。”离开扎西家的时候,远处天空的云雾正在散开,一缕金光洒落在晚炊的草原中央。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