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广考研逃兵献文:莫欺少年穷 当自强

2015-05-25 10:06:57 · 作者:编辑部  
2014年8月份的一天,我还在图书馆里复习考研。那天气温很高,我旁边狐臭的大哥向我传来的愁云惨雾让我变得十分狂躁,于是我提起书包冲...

  2014年8月份的一天,我还在图书馆里复习考研。那天气温很高,我旁边狐臭的大哥向我传来的愁云惨雾让我变得十分狂躁,于是我提起书包冲出了图书馆,回到寝室洗了把脸。

  “妈的,不考了。”我决定。

  第二天我在网上投了几份简历,第三天收到了几个面试通知。

  下个周四我坐着哈尔滨飞往上海的飞机,前途未卜。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说走就走的旅行,也不知道如果那天如果没有那么热,或是我旁边那位大哥换成一个没有狐臭的萌妹子,之后的一切还会不会发生。

  总之,我成为了一个考研的逃兵。

  【一】

  2014年8月14日,我跨越了1800多公里,第一次来到上海。

  在这之前我对这个城市的了解只停留在着名原创作家郭敬明老师的小说里。

  郭老师说这里有大片大片的香樟,淅沥的雨能把街道冲出金粉的奢靡,来往的行人穿的不是Marc Jacabos就是coach。

  这一切都让我很尴尬。

  因为我一直以为一身耐克就富可敌国了。

  直到亲眼见到了这个城市,才发现这里也满大街都是和我一样穿着美特斯邦威的土鳖。

  这让我格外的亲切。

  我面试的那几天住在一家青年旅社。

  一个房间六个人,一半是老外。

  我先后跟两个法国人,一个古巴人,一个韩国人,一个英格兰人住在一个房间。

  几天之后我的手语水平有了显着提高。

  可见想要掌握一门语言,语言环境是多么重要。

  同时我们也在为了消除语言的壁垒作着自己的努力。

  比如说我教两个法国人用“你瞅啥”和“瞅你咋得”对话。

  那几天他们两个孜孜不倦的练习,一脸不被人理解的喜悦。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文化输出吧。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