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态:7种容易导致低落情绪的认知扭曲

2021-05-27 07:00:00 · 作者:编辑部  
考研复习除了知识储备外,还需要调整好考研心态。调整好心态,才能更好的来应对考研考试。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考生整理了考研心态:7

  考研复习除了知识储备外,还需要调整好考研心态。调整好心态,才能更好的来应对考研考试。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为考生整理了考研心态:7种容易导致低落情绪的认知扭曲,供大家参考!

  考研心态:7种容易导致低落情绪的认知扭曲

  1.非此即彼

  这是完美主义的根源,他们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非此即彼的,如果不完美,那就完全失败。比如,做题时遇到不能完全解出来的题目就直接放弃思考,而去翻答案;执行学习计划时,一旦时间不够了,就会选择放弃计划。于是情绪低落不已。

  2.以偏概全、不能客观分析

  现在的同学们情绪紧张,遇到一个小事容易多想,比如学习之初几道题做不出来,你就断定自己不擅长数学,所以从此恐惧且逃避数学;两次忘带东西就怀疑自己的记忆力;最近和几个同学闹了不开心就觉得环境很压抑。

  3.心理过滤、情绪化推理

  在人们收到负面情绪的困扰时,经常会主动过滤到一些美好的事情,而把目光集中到其它负面的事情来作证自己的负面思想。比如,如果讨厌一个人,那么不管他做什么事,都会用负面的角度来看,而更加的讨厌他;在遇到不擅长的学科时,就会认为自己一定学不好;在遇到难题时,就会认为自己一定做不出来。

  4.否定正面思考

  在负面情绪的裹挟下,人们可能会不自觉地拒绝接受任何正面的情感,而找很多的理由给自己负面的心理暗示,认为一切美好只是假象。比如在有人夸你时,会觉得别人只是客气一下;自己很顺利的解出一道问题,会觉得只是因为之前做到过而并不是自己学的好。这样的发展会使我们感受不到世间的美好而无法走出负面情绪。

  5.乱贴标签

  习惯用各种各样的标签,来定义自己或定义他人,而不是客观分析原因。比如考试考砸了,就会觉得自己是个loser,而不是客观分析是不是自己刷题量不够;不会做题,往往会想自己是个废物,而不是去分析,这道题哪个知识点我没理解透。

  6.受限于“我应该”

  时常把自己限制在“我应该做什么”和“我不应该做什么”之间,看似是在鞭策自己,实际上只会给自己带来自责和内疚。比如,你刷题时卡住了,你会对自己说:我应该会做/我不应该不会做。你以为这是在鞭策自己,其实反倒因为心理落差导致心态崩溃。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应该”换成“我想”。

  7.放大和缩小

  在分析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时,将它们无限制放大,好像直接决定了自己会失败,而对于自己的优点则认为没有什么特别的,大家都有这样的优点。比如,一次考试失利,就放大到自己的学习没有希望了,而一次进步却归因于运气。再比如,考试时两三道题没做出来,就会放大为自己要考砸了,于是乱了阵脚,大脑空白。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考研心态:7种容易导致低落情绪的认知扭曲”,更多考研心态相关信息可以关注新东方在线考研频道,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