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说:复试时,我青睐这种学生!

2020-01-19 15:06:00 · 作者:网络  
复试环节包含笔试和面试,如何把握好复试机会,或是锦上添花,亦或是逆袭成功,成功"俘获"导师?

  复试环节包含笔试和面试,如何把握好复试机会,或是锦上添花,亦或是逆袭成功,成功"俘获"导师?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导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在准备复试的这段时间,有的放矢。

  一、态度

  1、性情

  是否沉得下心做事情,是否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知并正视自身缺陷,是否能把导师的指导用行动贯彻到位,对科研中枯燥的时间忍受力如何,在科研和与人交往中的心态是否积极、谦虚。

  有的谈几句话就看得出来性情如何,有的需要观察一段表现再决定培养时倾注多少资源和关注遇到过天赋高的学生因好高骛远反而做不出事情的情况不少,所以,我最看重性情。

  一流的性情+一流天赋=一流或超一流成就;二流的性情+一流的天赋=二流及以下成就;一流性情+二流天赋=准一流或一流成就。

  2、诚信

  有的人复试时说自己是英文班毕业,或是有英语第二学位,自己认为比其他同学外语有优势,可是六级400多,考研英语也一般,复试翻译没出彩。

  有的说自己临床如何实习,一问具体细节,根本回答不出来,有人说自己有文章,一问实验细节,就露馅。

  有的人在简历上说自己得过很多奖项,我们挑一个问他细节,答不上来,这个奖项其实就是混的,混的奖项你要写上来在我看来就是不负责,严谨的学术圈最忌讳的就是不负责。

  3、兴趣

  做任何事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即将参与的研究方向,真正有兴趣的学生不容易出现,那至少得招收对该方向不讨厌的学生。

  选导师是双向的,我们选你们的同时你们也在选我们,起码应该看看导师们研究的是啥,和自己的能力匹配不匹配,和你的兴趣匹配不匹配,胡乱搞,我也头疼,你也不舒服。

  4、礼貌

  基本的礼貌,比如给我们发的简历的措辞,复试中行为、精神面貌等等都能直接反映出来。

  二、基本素质

  1、专业基础

  专业知识,一般就看你基本的概念掌握的扎实不扎实,看你不错才会慢慢深入。

  有一年复试,问一个同学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宏观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与微观经济学的供给与需求有什么区别?他就卡住了,基本的学科常识都一知半解的,这是绝对不行的。

  2、专业敏感度

  专业敏感度,就是看你是否对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热点话题有关注。

  3、逻辑能力

  复试的时候的问题,希望学生有逻辑的给到我们答案,而不是毫无重点的说。比较反感那种没有逻辑还夸夸其谈的学生,这样的人,眼高手低。

  回答问题就像论文一样,能够结论先行,分点论述。

  论文开始会有一个摘要,摘要概括了本文研究的重点,这方便相关领域的同行日后检索你的文章时用到,接下来是分点论述,凡有结论必有证据,证据可以是数据可以是权威机构的研究成果,最后再进行总结。

  所以,我们希望面试的时候,学生应该先针对我们的问题给出答案,再分点去给出自己的理由,这样我们听着也不累。

  4、英语能力

  能够阅读英文文献,有英文写作能力,毕竟导师得指望你发文章,写上他的名字。

  三、进阶素质

  进阶素质不是必备的,大学期间能参与过科研实验的同学毕竟是少数,而且这部分人大部分都保研了。如果你有这部分素质好好利用,你会比其他人更有竞争力。

  1、天赋

  如果要选择实验研究,动手能力是否足够突出。如果选择做理论研究,数学功底和对物理的感知是否高人一等。你说你擅长实验或理论,那么现场给我搭个简单光路或者推导个简单公式看看。

  2、成果

  过去已经有不错的研究成果(最好是论文第一作者或专利第一完成人),能说明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和经验,可以减少培养时间,快速进入新课题的研究。这是比考试分数更重要的东西

  3、思维

  研究生研究生,思维也要跟着转变成科研思维,就是指面对现象,能够提出问题,查询相关背景资料文献,设计出实验和调查方法,得出结论。

  四、复试中的一些录取原则

  1、“优势原则”和“漏口原则

  虽然考生分数有高低差异,但是,录就是录,不录就是不录。某些情况下,某些考生在某些方面有很强的优势,如外语、专业、科研背景等,让导师绝得眼前一亮,在其他大问题的情况下,肯定优先录取;

  反之,某些考生在某些方面有重大的问题或严重失望,就像水池有个漏口,水会都流掉,往往会直接被刷掉。但两种情况都很极端。一旦出现,复试小组会很谨慎,往往反复斟酌,甚至要打报告说明原因。

  2、“熟悉优先”原则

  这里的熟悉有几种情况,一是导师对学生的熟悉程度:对学生的学校比较熟悉(名校的名声也是一种熟悉),有老师或者师长推荐(当然是自己表现较好的学生),因此事先和导师联系,让导师了解自己是不错的方法。

  二是学生对所报专业知识熟悉,对报考专业所在科室熟悉、对导师工作方向熟悉(具体什么方向、有什么文章),如果你说出本学科近期进展、主要学术期刊,能把所报单位的历史、各个主任的方向、文章如数家珍,自然亲近度大增。

  3、“优势相对”原则

  每个人的优势不同,而不同导师青睐的东西不同,环肥燕瘦,各有所好。优势是相对的,可能几个复试的学生某一方面,比如:英语相差不大,其他方面的优势决定录取。

  同理,两个人差不多,只能录取1个,某个方面很小的问题,就决定取舍。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你认为你在某方面有优势,一定要真正比别人高。不要想投机取巧,挑战复试老师的智慧和社会经验。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