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考研”现象说明了什么?

2023-03-21 07:57:53 · 作者:编辑部  
“逆向考研”已是一种无法扭转的趋势,与其质疑和批评,不如转变观念,给予选择“逆向考研”的考生更多宽容和理解。

随着“考研热”持续升温,在广大考研大军中也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一些本科毕业于“双一流”高校的学生,不再局限于报考“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而是将报考目标投向了“双非”院校,这一现象被称为“逆向考研”。

据媒体报道,武汉科技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总数3188名,来自“双一流”高校的新生有159人。此外,深圳大学2022年共录取硕士生5006人,“双一流”高校生源占比达到41%。昆明理工大学2022级硕士研究生新生中,有92人来自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等。“逆向考研”和“正向考研”相反,是选择综合评价稍弱的“双非”院校就读,这种现象在考研学生中越来越普遍。

那么,“逆向考研”现象说明了什么?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逆向考研”是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催生的结果。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近20年来一直快速增长。2022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1076万,首次突破千万,2023年预计高校毕业生数量将增长82万,达到1158万,再创历史新高。持续增长的毕业生人数与供不应求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进一步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和“考研难”。

第二,“逆向考研”是大学生迫于现实压力的理性选择。一方面,“逆向考研”能够确保“上岸”。经历过2022年考研的毕业生都有一个深切的感受,面对考研极度内卷的现实,“考得上”比“考得好”更符合心理预期。也就是说,报考“双非院校”可以提高考研成功的概率,降低考研的成本,在读研期间,还可以利用本科名校的背景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另一方面,优先选择特色学科,“双非院校”也是不错的选择。我们知道,“双一流”高校并非所有学科都具有较强的优势,而在不少“双非高校”,一些学科上的优势越来越显现,这也是“双一流”高校毕业生选择“逆向考研”的重要原因。考虑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报考院校的学科实力,不得不说,这种理性的考研选择应该得到肯定。

第三,“逆向考研”是对大众传统思想认知的一种挑战。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社会民众的思想认识里,大学生考取研究生,当然是考取比本科院校更好的学校,所以,当“逆向考研”一词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时,一种批评的声音总是不断。不少民众认为,“逆向考研”是大学生自甘堕落、不思进取的表现,是在有意逃避就业压力和考研压力。与之相对的,也有一些媒体认为,“逆向考研”是一种人间清醒,是大学生思想更成熟、心态更包容的生动写照。无论社会民众和媒体如何评价,对于大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根据个人志趣和专业的适配性来选择就读院校,当然,大学生如果选择了“逆向考研”,还要做好承受舆论压力的心理准备。毕竟,“逆风而行”总要承担一定风险。

第四,“逆向考研”是教育评价改革成效逐渐显现的表现。近几年,教育部大力推动实施高校教育评价综合改革,着力打破在教育评价中“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等不合理现象。虽说这些观念根深蒂固,但经过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的探索与实践,一些短视化、功利化办学倾向,一些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倾向,一些唯分数、唯课堂倾向正在得到扭转。在这样的背景下,选择“双非”高校的考生,一方面将就读学校的学科发展前景与自身的学业规划相关联,另一方面也促使“双一流”高校和“双非”高校之间的交流互鉴得以加强,既有利于打破“唯名校论”,也有利于促进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创新。

如今,“逆向考研”已是一种无法扭转的趋势,与其质疑和批评,不如转变观念,给予选择“逆向考研”的考生更多宽容和理解。同时,还要摘掉“有色眼镜”,不能人为将高校分为三六九等,而是要一视同仁,要看到不同学校之间的特色优势和独特地位,更要看重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学术素养。对于高校就业工作人员来说,要正确看待“逆向考研”产生的原因和背景,同时还要对大学生做好正确的引导,对于给大学生随意贴标签的做法要坚决制止,对于“唯学历”“唯名校”的不合理认知要及时纠正。唯有如此,一种好的、人们所期盼的教育生态才会逐渐形成。

【本文为找大学网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大学生在线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kf@zhaodaxue.cn)】
  • 相关阅读

TOPS
  • 日排行/
  • 周排行/
  •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