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新变化:高水平艺术团最后一年从招生环节选拔,专家:已无设置必要
眼下,各地2023年高考报名工作已经陆续启动。各地有哪些政策举措,报名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一起了解一下。
各地2023年高考报名陆续启动
多地发布的高考报名流程大致包括报名资格初审、网上申报、现场确认、网上交费等环节,考生需选择相应报考类型,如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单考单招等,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名。对于实行新高考的省份,考生还需在报名中确定选考科目。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 陈志文:当时设这个主要是在综合性大学,不在专业的艺术院校,目的是丰富和活跃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他们就读的专业,都不是走艺术专业的,基本上都是它(高校)的录取线下20分。但是现在的学生艺术修养、艺术水平都比较高了,组建一个专业的艺术团体已经足够了,在这个背景下,那么已经没有单独设这个的必要了。
到2024年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基本全覆盖
艺术类专业招生,不同于高水平艺术团,它主要是为了培养艺术领域的专业人才,除了参加高考,还要进行艺术专业考试。按照教育部要求,2023年,将进一步减少艺术类校考专业范围,到2024年,要基本实现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全覆盖,并逐步提高文化课成绩录取要求。
天津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 李磊:目前的文化课的成绩有三种,第一要达到单独组织的统一考试。第二要达到二本线。第三种要达到二本线的65%。2024年,对于考生的文化课的成绩有了更加明确的提高。这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希望高水平运动队招生的对象在取得突出的体育成绩的同时,在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习阶段,要能够把学科基础打牢,进入大学,也能够成为多元化发展复合型的综合人才。
2024年起 仅三所高校可招收英语专业保送生
对于保送生,按照规定,仅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人员具备高校保送资格。从2024年起,除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可继续招收一定数量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安排在英语语种相关专业,其他高校招收的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均安排在除英语以外的小语种相关专业。
多项招生计划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持续推进,已经形成了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而像优师计划、免费医学生、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招生专项计划等一系列多元录取方式,不仅增加了农村考生的选择机会,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教育助力。
优师计划是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培养优秀教师的定向培养计划。其中,国家优师计划由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承担,地方优师计划由地方师范院校承担。优师计划每年将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培养10000名左右师范生。
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招生专项计划,包括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三项,由部属高校和省属重点大学向脱贫地区、农村地区学生投放专门的招生指标,增加他们上好大学的机会。按照相关规定,从2023年高考起,往年被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上述三项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总台央视记者 高晨源 张译丹 魏帮军 永州台 长兴台)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