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采风 | 一份试卷的旅行
跋山涉水 为你而来
9月
当你经过深思熟虑
郑重选择成为铅印固定文字的我时
我就张开双臂,朝你奔赴而来了
周三到周六
早8:00—晚9:00
40人次,内外环节严控,纯手工
29233个我们一一出炉
因为紧贴彼此
难免有时候会难舍难分
工作人员们虽然每次都很焦急
但总能使出浑身解数把我们给揪出来
我们以为会被“责骂”,但每次都只会听见
他们的欢呼声和“自吹自擂”的鼓掌声
顺利交接后,为了将我们精准地呈现在各位考生面前,工作人员们转即开始全心统筹考点工作:排查维修,编排考场,及时接收各种通知,参加各级培训,更新各方信息,上传下载各类数据,持续完善组考方案,召开各类考前考务培训……
期间,又有全国各地的试卷从四面八方飞向我们,这是报考其他招生单位,选择本校作为考点的考生试卷。我们被分别编号,每天被很多双眼睛“监视”去向。
发卷时间到,“葛优躺”们立即满血复活,与领卷的监考人员们在咳咳的声音中把我们签字交接完毕。
跟着监考人员来到考场,我们躺在讲台上,屏住呼吸,无比专注地想要冲开那些此起彼伏的咳嗽声,听出一点门道,看看我们又将要去到哪里?
却听见更多的啪啪哒哒的脚步声和高低起伏的问询声,一个个包裹严实的考生陆续进到教室里,有的面色潮红,有的嗓子嘶哑,有的全副武装只露出两只扑闪的眼睛……
“考试开始,考生可以作答。”
教室里除了起起伏伏的呼吸声,间或克制而未忍住的咳嗽声,就是“笃笃、笃笃”——笔尖与答卷之间陌生而又亲密的交谈声。
躺在柜子里,大家七嘴八舌,交流着近日见闻,禁不住感叹:
“这盘被折腾得有点儿惨——因疫情等原因不能按时返回原考点的考生们需要借考,阳性考场需要重新设置......”
“在考试前夕,我们中有的被连夜扒拉出来,注上各种标记、重新编制、重新捆绑、重新分装;有的则必须离开原本舒适的考场,在开考前捂住小心脏被紧拽着在教学楼上下飞奔;有的还未记住第一任监考人员姓名,就被转交给了下一位不知名的备用监考……”
“考试期间我们见到了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亲临考场、巡视部署、驻场办公;还见到了分不清名字的567名场内外监考人员、15名入场验证工作人员、28名备用监考人员,26名视频监考人员、120余名考务工作人员,80余名后勤、医疗和安保人员……”
12月26日
天刚亮,门外一阵喧嚣,一群熟悉的人影涌进来,柜中的我们被他们熟练地拉出,有的按照不同地址又被捆成一箱,扎成一包,满脸红章,通过特殊线路输送到全国各地;有的则直接被就地“解剖”。
经过至少4-15天,甚至更久的“颠沛流离”,我们终于回到了主人的招生单位。
2023年1月9日—13日
早8:00—晚9:00
阔别多日,终又相见的29233个自命题答卷伙伴,与其他兄弟院校63万个统考答卷伙伴,欢聚在美丽的狮子山。除了被省级、校级相关领导关注外,我们还被900余名评卷人员、80余名后勤、安保人员每日亲候,最要命的是被“一个也不能少”的紧箍咒天天念叨。
扫描后
29233份自命题答卷生成127971张图片
63万份统考答卷生成1451541张图片
虽然如此,但这一周我们可高兴坏了,因为每一张答卷的每一个字符至少被10名评卷教师审视过5次以上,较之前柜子里的“冷遇”,这似乎是我们诞生以来脱离舟车劳顿后的最高礼遇。
我们就情不自禁
心存高远 寄望未来
回顾试卷的短暂一生,虽然来时“声势”不小,离开时略有落寞,但是由于曾经承担过如此不可替代的千里之任,我们卷生也了无遗憾。
研招考试一年一次、一次一年,能够在此过程中,以“试卷”的身份承担起为国选材的重任,我们感到由衷的自豪!那么请允许我向更多的在有限职业生命中,深耕岗位一辈子、大半辈子、小半辈子的“研招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心脏承受力Q弹的“研招人”代表
杜老师 从事研招工作34年
2022年的冬天,你们逆流而上,为7818名考生而来,以责任和奉献照亮了前路远方。
多年后,你们回望这一年,我们回顾这一生,就会知道,一如从大地遥望的那些光年之外的繁星——光芒温暖、坚韧永恒。
在这个春暖花开,万象更新的时节,真心地道一句:千言万语,感恩有您!辛苦啦!谢谢您!祝福您身体安康,诸事顺遂!